旷日持久的红牛商标纠纷近期再次掀起波澜。泰国天丝在官方微信上介绍了红牛的起源和发展史,同时指责华彬集团在合资公司体系外生产红牛产品。中国红牛则回应称泰国天丝撕毁合作协议,并炮轰其发动商标侵权诉讼,恶意破坏企业正常经营秩序。这场持续了数十年的纷争,源于1995年红牛饮料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创造了诸多销售神话。但自2016年起,华彬集团与泰国天丝开始因商标等问题纠葛不断。
泰国天丝认为20年的经营期限已到期,要求华彬集团停止使用红牛品牌。而华彬集团则认为,双方约定的合作期是50年,目前远未到期,且只有中国红牛有权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红牛饮料。据多方司法机构确认,包括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深圳国际仲裁院、湖南长沙中院等,都认可了这份50年协议书的有效性。参与签署协议的中食、中浩两家公司也出具了确认意见。
这份协议书的真实性至关重要。红牛饮料最初由泰国天丝创始人许书标发明,商标名为“Krating Daeng”,主要在印尼和泰国销售。奥地利人马特希茨在泰国品尝后,与许书标合作推出了全球销售的RedBull(即奥地利红牛)。1993年,许书标与海南成立海南红牛饮料有限公司,希望将红牛引入中国市场,但遇到生产许可的难题。中国红牛声称,1994年向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提出产品标准,但卫生部仅批准了5种成分,且不含红牛饮料所必须的“牛磺酸”。1995年,在严彬的协调下,中泰企业合作,中食公司向卫生部申请“维生素功能饮料”营养素含量行政许可批文,并确定了牛磺酸、咖啡因、维生素等元素的添加量。
这份50年协议书确保了红牛在中国市场的落地机会。1995年,中食公司、深圳中浩、泰国红牛和泰国天丝四方成立了合资公司,由严彬负责全面运营。泰国天丝在中国注册商标时遇到波折,最终通过严彬的努力,金华斗牛游乐中心、金华市乳品实业有限公司同意转让斗牛图案商标所有权。汉字“红牛”商标最初也不是这个名字,由严彬坚持使用,并于1996年4月首次使用在中国红牛产品罐体上。
至于为什么签订50年协议书,这与当时的市场环境及红牛的生产许可来之不易有关。为了保证各方的长远利益,考虑到红牛生产许可和商标来之不易,以及泰国天丝的英文商标、深圳中浩斗牛图案商标,以及华彬集团负责商标维权和保护,各方共同签订了50年协议书,确保合资公司在50年内在中国独家生产和销售红牛饮料。
至于泰国天丝指责华彬集团存在“合资公司体系外循环”的利益输送行为,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份终审判决显示,该指控不成立。判决书指出,华彬集团在中国红牛之外成立的“三家工厂、两家销售公司”早已持续经营,且泰国天丝相关技术人员及许馨雄曾前往视察并指导工作。判决书还表示,不能因事后的结果推定某个董事对当初的商业决策违反义务。
中国红牛作为功能饮料的开创者和龙头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工业产量和纳税额,并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年营收。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中国红牛的独特合营模式和商业安排是基于50年协议书的商业安排,确保了合营各方相互依存、多方共赢。泰国天丝在纠纷期间推出的两个与中国红牛产品包装相似的饮料,与过去行销中国近30年的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在配方和含量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图片无法提供,但可根据上述内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