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90后买第一双耐克、阿迪的地方,正在悄然关店。
程斌回忆,他人生中的第一双耐克“白色空军1号”是在“滔搏运动”买的,那时候的潮人标配就是一身黑色配上那双白色耐克。如今“白色空军1号”依然流行,但滔搏运动似乎已不复往昔的繁华。
作为全国耐克阿迪等国际大牌最大的经销商之一,滔搏根据其半年报数据,截至2024年8月底,门店半年内净减331家。曾经承载无数少男少女们运动梦的滔搏运动,怎么了?
图源:视觉中国
滔搏,又下滑了
“滔搏无疑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启蒙。”程斌说。90后的他,成长在中部省份的新一线城市,对于他这样的孩子而言,滔搏这样的实体零售店,曾是他们接触时髦气息的唯一途径。
他记得,那时候只有期末取得好成绩,才有可能收获一双耐克或者阿迪达斯的鞋,而能购买的地方几乎只有滔搏运动城。滔搏,动辄就是两层的大店,里面不仅有耐克和阿迪达斯,还有彪马、匡威等国际大牌。
的确,滔搏几乎是国内最早获得特许经营权的国际运动大牌经销商。它的前身是香港起家的百丽国际的运动线,而百丽国际在业内则有“鞋王”的美称。自1999年开始成为耐克的经销商以来,滔搏先后又代理了阿迪达斯、匡威、The North Face、添柏岚、亚瑟士及鬼冢虎等品牌。
可以说从20世纪末开始的十余年的时间里,在中国想要在实体店购买耐克、阿迪达斯的产品,有半壁江山都来自滔搏。
而且,滔搏并不是一个地域性的经销商,它在全国大规模铺店,截至2024年2月底,滔搏覆盖了全国的300余个城市,城市线级贯通了1至7线。
不过,紧接着便是连续的三年下滑。截至2024年8月31日,滔搏直营门店数仅剩5813家,比起高点,少了三成。
程斌也观察到,不仅自己从小逛的滔搏门店悄悄改弦易张,而且自从离开家乡来到北京之后,也不太常见滔搏的门店。一方面是曾经逛的多品牌集合的滔搏门店不见了踪影,另一方面则是如今逛的耐克、阿迪达斯的单一品牌门店,也找不到滔搏显眼的logo。
一荣俱荣,一损先损
滔搏怎么了?在代理、分销国际运动大牌上,滔搏一向是行业“一哥”。不过,这“老大哥”的位子坐得并不踏实,除了门店短暂在增长之后连年收缩,从营收和净利润这两大硬核数据上看,2021年起也伴随着门店收缩而出现颓势。
财报显示,2021/2022财年,滔搏营收为318.8亿元,同比下降11.48%,净利润为24.46亿元,同比下降11.68%;2022/2023财年,滔搏营收为270.7亿元,同比下降15.07%,净利润为18.37亿元,同比下降24.93%。虽然在2023/2024财年有了短暂的回升,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6.87%和20.49%,到了2024/2025财年又重现颓势,根据最新的半年报,滔搏营收为130.55亿元,同比减少7.9%;净利润为8.74亿元,同比减少34.7%。
在时尚产业独立分析师、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看来,这与滔搏自身代理、分销品牌的情况有更大的关联。虽然2024年前三季度滔搏最大的竞争对手宝胜国际业绩也欠佳,但其净利润依然有着10%的增长,这背后是宝胜国际毛利率提高所致。而滔搏也坦承,其2024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原因在于为了努力去库存而导致折扣率加大。
程伟雄分析,作为纯粹的分销商或渠道商,滔搏的毛利润本身就难以扩大。如果代理的品牌出现问题,那么就需要更多的折扣,毛利润就更岌岌可危。同时,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往往都会用特许经营的模式,找一家了解中国内地市场的香港企业,滔搏(母公司百丽国际的前身是港企)就踩中了风口。一荣俱荣,但一损它先损。经销商们往往最先面对市场的压力,不得不通过折扣、降价等牺牲毛利润的方式来清库存。
“耐克阿迪依赖症”,尚无解方?
滔搏有解方吗?对滔搏而言,它确实正在寻求改变——扩大自己代理的品牌矩阵,但现阶段效果并不明显。在滔搏的整体营收中,耐克与阿迪达斯依然是它的“身家性命”。
虽然新代理的品牌也都相当红,但还没有一个具备耐克或阿迪达斯的国民度。它们既无法替代这两个品牌,滔搏也不会轻易放弃在这两个品牌上的多年耕耘。
如果真的想深度解绑,最好的方式便是自立品牌,但显然这变数更大,远非三五载能出成效。在程伟雄看来,比起做分销商或渠道商,更好的角色是做品牌商。
独立零售评论人马岗则认为,作为专业零售商,滔搏其实已经拥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它现在要做的是适应外部消费环境的变化,改进贩卖方式和服务模式。消费环境的变化可以用“三新”概括,其一是新零售,以电商为代表的新兴渠道占据重要市场份额;其二是新营销,互联网营销崛起;其三是新消费,Z世代消费者崛起,以实体店为经营重心的滔搏要探索新模式。
在滔搏2024年5月发布的主席报告中,其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于武写道:“消费场景从传统实体门店,延展为‘实体门店+社群+门店直播+特色IP’等在线下结合的全域经营。”
吃过了时代红利的滔搏,是时候拿出真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