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某大型汽车垂直媒体掀起了一场汽车安全的风潮。他们自费购买了30款市面上的热门车型进行碰撞测试,涵盖了从经济型到豪华型的各类车辆,包括吉利帝豪、现代伊兰特、路虎揽胜、奔驰大G等热门车型。
测试项目包含40%重叠正面偏置碰撞、70%重叠高速追尾、30%重叠钻撞卡车,测试速度分别为64km/h、80km/h、56km/h。其中,30%重叠钻撞卡车测试成为舆论焦点,车辆以56km/h的速度与静止的卡车进行碰撞,副驾驶一侧30%重叠,这一测试几乎导致所有车型的副驾驶侧A柱未能抵挡冲击,被拦腰斩断,甚至出现了副驾驶被压扁、天窗掀飞、B柱折断的严重情况。
测试结果令人震惊,只有三款车型获得G(优秀)评价,分别是沃尔沃S60、特斯拉Model 3和现代伊兰特,它们的副驾驶乘客可以全身而退。而能够拿到A(良好)的车型也仅有几款,包括奔驰大G、小米SU7和吉利帝豪,但乘客有可能重伤。
对于其他24款车型,多数只获得了M(一般)的评价,部分甚至获得了P(差)的评价。这意味着,这些车型的副驾驶乘客在这项碰撞测试中很难存活。测试结果之所以如此惨烈,主要是因为该项目难度极大,即便是使用热成型钢的A柱,在巨大的冲击力面前也无力回天。
此次测试引发人们对卡车后部防护装置的关注。在测试中,卡车后部的防护装置几乎没有起到作用,直接折断,这在多数碰撞中成为了致命的缺陷。目前,无论是C-NCAP还是C-IASI都没有针对卡车的钻撞测试,因此这一问题被许多人忽略了。
值得注意的是,测试中唯三获得G评价的车型都是轿车,车身高度较低,如沃尔沃S60和现代伊兰特。低矮的车身有助于这些车型钻入卡车底部,使车头撞击卡车轮胎,从而分担冲击力。相比之下,SUV由于车身较高,车头无法钻入卡车底部,全部力都由A柱承担,因此更容易断裂。
测试中设置的卡车货箱地板高度为1240mm,对车身低矮的车型更为友好。如果将高度升高,测试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然而,无论卡车货箱地板高度如何,碰撞测试中都暴露了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卡车后部的防护装置几乎未能发挥作用。
事实上,美国IIHS有针对卡车尾部防护装置的测试项目,主要测试卡车尾部防护装置在不同重叠率下能否阻挡普通家用车钻入底部。尽管我国有相关的国标,但现实中许多卡车并不合格,甚至经常出现超长、超宽货物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无论多么昂贵的豪车,一旦与卡车发生碰撞,乘员都很难存活。
因此,比起关注测试中有多少车型的A柱断裂,更应该关心的是卡车后部防护装置何时才能真正强制安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乘员的安全。
图片说明
图片源自网络,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