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可以成为任何人,可以选择任何一种生活方式,你会如何决定?
近25年来,《模拟人生》(The Sims)系列为亿万玩家提供了无数种可能性。每一次启动游戏都类似于对虚拟生物进行社会实验。玩家可以创造一个角色,塑造其性格和家庭,为其建造家园,选择职业,随心所欲地生活。当然,玩家也可以选择摧毁这个角色。尽管电子游戏格局瞬息万变,但《模拟人生》的受欢迎程度在25年间几乎只增不减。该系列游戏在全球已累计售出超过2亿份,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电子游戏系列之一。
《模拟人生》发行商EA(艺电)于近日宣布将与亚马逊米高梅影业(Amazon MGM Studios)合作制作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将由演员玛格特·罗比的制作公司参与制作。今年早些时候,罗比在接受《综艺》杂志采访时表示:“我们想制作更多像《芭比》一样具有影响力的电影。”这一合作或许意味着《模拟人生》也将成为一部具有影响力的作品。
25年来,它为许多人实现了梦想
“创造一个角色,为其建造家园,选择职业,过着任何一种生活方式,没有人评判——从出生到死亡,不过转瞬即逝。”这可以概括《模拟人生》的主要内容。这款游戏的诞生源自一场意外。游戏的主创设计师威尔·莱特(Will Wright)在1991年的奥克兰大火中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在重建房屋时,他突然受到启发,计划开发一个“虚拟的娃娃房屋”,并决定将这个经历转换为游戏。
21世纪初的PC游戏市场充斥着各种动作游戏。在这样一个时代,《模拟人生》这样的生活类游戏成为最成功的PC游戏之一,并保持了长久不衰的势头,确实令人意想不到。其执行制片人兼总经理林赛·皮尔森(Lyndsay Pearson)表示:“探索、实验、创造生活与需求——无论是哪一代人,这些字眼都会引起共鸣。”
《模拟人生》的可塑性为玩家提供了一个蓝图,他们可以任意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其中的人物说着一种名为“Simlish”的胡言乱语,故事安排着一系列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情节——比如角色随机被外星飞船绑架、超自然现象、善于交际的死神来访。游戏也有更黑暗的一面,比如不小心在泳池中滑倒、吃下烤奶酪三明治而被噎死或被木乃伊诅咒。
《模拟人生》系列游戏一直致力于倡导多元化。例如,《模拟人生3》允许玩家选择同性婚姻,这一设定甚至比美国许多州的法律规定还要早。而《模拟人生4》取消了性别限制,玩家可以创建没有固定性别的角色,并自由选择这个角色是否可以繁育后代。2019年,《模拟人生4》的资料片《岛屿生活》引入了该系列的第一个非二元角色。
年轻人用模拟人生逃避现实
人们常常因为电子游戏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对其嗤之以鼻。然而,根据JMIR Publications于2021年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电子游戏超越了娱乐的界限,为人们提供心理支持。在这一点上,《模拟人生》对生活在焦虑中的玩家产生了积极影响。玩家夸塔西亚·马福表示:“制定和执行严谨的计划会让我有一种控制感和秩序感。然而,当意外事件打乱计划时,我往往会感到高度焦虑和自我怀疑。但人生就是这样,要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细致管理是不可能的。每当我在现实生活中感到无能为力,玩《模拟人生》已成为一种应对机制,让我重拾掌控感。我可以在自己安全舒适的家中精心管理游戏中角色的生活,摆脱焦虑和自我怀疑。”
的确,在《模拟人生》中能够创建一个复杂或简单的故事和一个完美无缺的世界让每一个玩家为之疯狂,尤其是对于生活与工作感到压力非常大的年轻人,《模拟人生》系列游戏更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方式。在游戏里,角色可以组建家庭并探索各种职业机会,比如成为技术专家或知名演员。无论选择养育孩子还是收养宠物,他们都可以自由生活,不会受到任何社会规章制度或有关人类尊严的政治辩论的影响。
如今,于2014年9月2日推出的《模拟人生4》迎来了10周年纪念日。明年就是《模拟人生》系列游戏25周年纪念日,EA是否思考过《模拟人生》的未来?“我们正在思考当今时代媒体的消费方式,以及过去三至五年媒体的重大变革。我们正在考虑在尽可能多的平台上将原创内容带给更多人。”EA首席运营官劳拉·米勒表示。那么,《模拟人生》是否会有完结的时候?“这是一款关于生活的游戏,我们每个人都想讲述不同的经历和故事。怎么才能让《模拟人生》完结呢?我觉得我们做不到。”
新闻与图片来源:好莱坞时报、The Gamer,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