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2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在浙江举办了一场关于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进展发布会,特别聚焦于长江下游区域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考古发现和最新科研成果。发布会公布了三个研究项目: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整体研究进展、江苏东山村及寺墩遗址考古研究、安徽凌家滩遗址考古研究。
经过对凌家滩、寺墩、福泉山、玉架山、良渚等中心聚落和中初鸣、磨盘墩、柘林、大榭等遗址的系统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我们对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整体进程的理解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我们深入理解了从崧泽到良渚的演进发展的动因和过程,进一步揭示了各中心聚落的结构和演变,并丰富了对良渚晚期社会多元性的认识,从而形成了区域文明模式的基本框架。这一框架可以概括为:稻作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地区的深度开发,推动了私有制的产生,形成了明显的贫富差异。
距今约5500年前后的气候事件被视为推动文明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项目组组长王宁远介绍,该课题的一项主要成果是我们逐渐认识到长江下游区域为何会在距今6000年到距今4000年之间逐步走向文明化,这可能与距今5500年的一次气候事件有关。这次气候事件促使原来在山林中采集狩猎的人们开始走向平原,开始以种植水稻为主要产业部门。
距今6000年前后,长江下游地区的社会复杂化进程加速,进入古国时期的第一阶段,出现了凌家滩、东山村等中心聚落。这一气候事件促使稻作农业成为主要产业部门,周边人口迅速向太湖平原迁徙,带来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观念,与本地的土著人群融合,创造出了适应水网平原的人居和生产模式。社会以个体小家庭私有制为基本社会单元,形成了早期的江南生活,这种生活方式至今仍有影响。
王宁远还介绍了良渚在这一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他们发现,良渚古城内的2万多居民可能与现代城市非常相似,城内有宗教人士、贵族和大量的手工业者,但城中并没有农民。他们从事玉器加工、石器加工、漆木器加工等高端手工业。他们的粮食、肉食等原料都是从四面八方外部输入的。除了中心都市以外的基层聚落,我们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基层聚落在当时也有许多分工,有的专门种粮食、种水稻,有的可能专门采集石料,甚至可能在海岛地区还有一些是以制盐作为主要产业。
为了统领大量不同来源的人群,良渚社会建立了统一的宗教信仰和王权制度,进入古国第二阶段。它以复杂的玉礼器系统,庞大的良渚古城,作为信仰和权力物化形式,强化了区域人群的共识和认同。良渚社会手工业生产高度专业化,不仅体现在城市高端手工业,基层聚落也有从事农业和石玉器等加工的专业化分工,展现了复杂社会的生动样貌。
此次发布的项目中,安徽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是一处距今5800—53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心聚落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作为中华文明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和关键地点,凌家滩的考古新发现为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关键的资料。
近年来,凌家滩遗址发掘了一处大型公共建筑和一处进出遗址的重要防御设施,以及一处位于墓葬区西侧的燎祭遗存。该遗址出土了260余件器物,石器以钺占绝对多数,拼合后完整石钺60余件,玉器多为残碎小型饰品。
这些考古新发现,生动展现了中国史前先民的非凡智慧和卓越成就,它们是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实证。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的理解,也为深入探讨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总台记者 田云华 夏周)
图片依然保持原有链接,未做修改。